Friday, August 25, 2000

多生有奖励

生育有奖励,严格说来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如何确保一个健全的社会,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健康的环境下正常成长,不受任何的社会歪风所迷惑,接受一切平等的机会,才是普罗大众所要关注的。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宣布从明年4月1日开始,狮城实施「多生育多奖励」的政策,鼓励年轻夫妇多制造人命,以克服逐渐亮起的人口红灯,同时平衡人均年龄老化的趋势。
这项以宝宝红利为主题的奖励法是,当父母为其孩子存款的同时,政府也以一元对一元的方式拨款,并依照孩子人数各有顶限。这笔款项存放於特定的共同户口内,作为孩子将来的教育发展费。
老实说,这比一般华团向来建议的奖励方式更为实际,因为这笔钱并不是即时交到父母手中,而是存留予孩子长大後确实所需。

邻国政府有此前瞻远见,一水之隔的我国,华裔人口比例也是每况愈下。
华裔将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抱有长远眼光的华社领袖预见这个未来的“危机”与忧患,大大鼓励年轻华裔夫妇多生多养,可惜似乎还起不了作用,至今未有见效。
我们都知道,在任何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如果某一个民族的人口单薄,力量削弱,权益往往受到挑战,一而再三地被挑起情绪,生活在诚惶诚恐中,时而一团和气,时而紧张僵化,应验了古文说的「团结就是力量」。没有成员,又哪来团结?

祖父母时代都是「多儿多孙多福」,到了父母那一代是「一个少,两个妙,三个恰恰好」,到了我们这一代,几乎每对夫妇都实行「一个不算少,两个恰恰好」。
若有哪一对夫妻诞下第三胎,势必引来各方的热心问候:是意外吗?养得起吗?交给谁看顾? 将来教育费如何?

许多人都会说,现代儿童真幸福,未出娘胎已有胎教,出世後在成长的每一阶段皆享用一切现代化的环境条件,生活素质好、教育机会多,个个都是精英儿童。同样的,现代父母都难为,孩子已不是祖父母时代的天生天养,生孩子只是生理上短暂的痛楚,养育孩子却是一辈子的重任! 毕意谁不希望家中儿子成龙、女儿成凤的?

也有另一部份人消极地说,人生已经是这般痛苦无奈了,把新生命带到人间,不是等於加害了一个人吗?你看,孩子一生下来,就在毫无选择之下,被大人拿来和邻床的幼婴比体重、比睫毛长度卷度、比肤色的白润、比哭声的宏亮.......。

生老病死的漫漫人生路上,许许多多的交叉路口,不断涌现的生活考验。现实环境逼人,谁能无忧无虑过一生?

生育有奖励,严格说来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如何确保一个健全的社会,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健康的环境下正常成长,不受任何的社会歪风所迷惑,接受一切平等的机会,才是普罗大众所要关注的。##

Tuesday, August 22, 2000

内阁将改组

特别报导

(槟城廿二日讯)本届内阁将於国庆日庆典过後,进行首度改组!
本报探悉,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将於9月作出改组的宣布,届时内阁成员将有所变动。
消息说,将在内阁出现的新面孔是最近风头甚健、卷土重来的前雪州大臣丹斯里莫哈末达益。
来自内部的消息表示,巫统这回不会再使出“辞职、补选、委任”的麻烦程序。国阵将会避开这些繁文缛节,加上上议院的人数目前尚未额满,因而直接将他委以上议员。
消息透露,,莫哈末泰益将以上议员的身份进入内阁,展开他作官生涯的第二春。
泰益曾任雪州州务大臣多年,不过却因为涉及携带超额现款离境在澳洲被捕,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辞官。当上述案件审结後,还他清白的泰益,再度活跃於政坛。
今年的巫统党改选中,以黑马的姿态第二高票获选为党全国副主席之一,其实已是逐渐为其复出铺路。在今次的阿布哈山挂冠求去事件中,身任雪州巫统联委会主席的泰益,从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亲手把四位提名人选交予首相选择接任的新大臣。

另一方面,党政分家的课题再度引起关注。
新大臣拿督莫哈末基尔医生现任雪州巫统署理主席,是州主席泰益的副手。消息指出,如果泰益依然没有担任官职,那么,他与基尔大臣的关系在往後的日子可能发生摩擦,影响雪州巫统的团结,重演当年槟州民政党内的许子根与陈锦华的微妙关系。
此外,将泰益招入阁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为了平衡巫统党内的新生代势力与力量,同时挽回年轻党员及新马来人的离心。首相的这个用意,已在委任年仅35岁的新大臣时表露无遗。

一旦首相作出是项宣布,这也将是我国第十一届联邦政府於去年12月10日正式组成之後的第一次内阁改组。
其实,在早前的今年5月时,政坛已盛传将会有所改组,即现任特别任务部长兼财政部长敦达因与首相的拍挡友谊发生变化,并将呈辞离开内阁。不过,这已随着敦达因的郑重否认而逐渐淡化。
如今,随着巫统局势的改变,如无意外,一般预料莫哈末泰益终将於国庆日庆祝典礼之後获得入阁。
至於在大选中有不俗表现的马华,多次要求增加官职仍不果,是否将在这次的改组中得赏所愿,也可能是本次内阁改组所考虑的要项之一。

Friday, August 18, 2000

道路再教育

陆路交通局准备给予年轻驾驶者一个再教育的机会。然而,不免也让人置疑,这项驾驶者道德课程是否将取得预期的成效? 还是再像往常的其他政策般,悲哀地无疾而终?

「驾驶者道德课程」(PENINGKATAN ETIKA PEMANDU,简称PEP)将於今年9月1日正式开课,让触犯交通条规的驾驶者“进入学府”,纠正他们的驾驶态度,学习做个知书达礼的驾驶人。
随着陆路交通局全国总监昨日的宣布,凡是违反交通规则而被扣足15分、年龄介於16至25岁之间的年轻驾驶者,必须作出两项选择;即驾驶执照被吊销一段时限,或是参加这项PEP课程。
有关驾驶者道德课程历时三天,合理收费,主要乃教导道路上应有的态度及技巧,避免给其他交通使用者带来不便及麻烦。

如果与吊销执照的刑罚相比,一般人当然会选择上课。不过,万一在三天课程结束後无法通过考试,驾驶执照依然会面对被吊销的命运。
其实,在推出这项课程之前,陆路交通局早在1991年时也采用类似的考试课程,旨在减低公路意外的发生。
据了解,此次更新的课程是经由理科大学加以修订,在检讨现有的交通法令的当儿,也加强课程内容,将重点集中在驾驶者情绪的控制、对交通法令的认识、公路症候群的精神状态、以及驾驶的知识与技巧。
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PEP道路教育,陆路交通局经已委派47名官员到全国各地向教驶员展开培训。

看来,陆路交通局这趟是有备而来,准备给予这个年龄的驾驶者一个再教育的机会。然而,不免也让人置疑,这项课程是否将取得预期的成效? 还是再像往常的其他政策般,悲哀地无疾而终?
既然年轻驾驶者容易冲动肇祸,思想不够成熟,当局何妨把驾驶年龄延後至18岁或更年长,避免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在路上风驰电掣,累及无辜。
其次,难道年龄超过25岁的成年驾驶者,都掌握了道路礼貌吗?

年轻人多行事冲动,这是不容否认的。可是,肇祸司机之中,25岁以上的巴仙率也不见得很低。而屡屡发生的路霸事件,路霸的岁数又以哪一个年龄群最多呢?
这些人不计年龄种族,都是为了要更快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自私地罔顾他人的生命安全(包括本身),在道路上横行无忌。
常常都听说大马的驾驶执照太轻易考取,难怪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也特别越过长堤到新山,通过当地的驾驶学院安排报考执照。

一些国家不接受及承认大马陆路交通局发出的国际驾驶执照,在在说明了我国的驾照考试制度的不够严谨。相信这些国家是被大马车祸发生率的“居高临下”而止步吧!
大马的车祸发生率奇高,屡试各法却也无法改善,陆路交通局本身应负起很大的责任。考取驾照的贪污情况,已到了众所周知的地步,至今仍未见反贪污局的任何行动制止歪风。
谁不想一路平安,唯有先经过严格考试,保持心静,才来小心上路!!

Friday, August 11, 2000

我需要老师!

可能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後代在华校求学时,课堂上是由友族同胞来传授我们本身的母语教育,不同肤色的老师在黑板上教导炎黄子孙们如何写一撇一捺的汉字!


今天(8月12日)是本届师训招生的截止日子,和往届一般,华裔的申请反应难以教人有一丝丝的惊喜。
本着一股维护及发扬华教的精神与加强华校师资的崇高理想,槟州教师公会与槟州马青分团日前联办一项申请师训讲座,藉此指导有意投身这行业的年轻男女如何正确填写师训申请表格,免得因为填写失误而白白错过了晋身师训学院的机会。

那一天早上,正当主办单位的工委们兴致勃勃地作好准备,等候一群接班人的到来。不料,排列整齐的数十张椅子一片冷冷清清,只有一人前来。一小时後,再来了三位女生,迟到总好过没到。破天荒的一场「四人讲座会」就在主持人的桌前举行,主办单位的盛意拳拳最终落得无人问津的窘况。
问题并没有到此完结。这四位怀着兴趣而来聆听指导的小姐之中,有几位正式提呈申请? 若已呈上申请,又有几位过关斩将被录取? 若被录取了,又有几位完成培训? 若完成培训,又有几位保持着当初的理想与抱负? 若为人师表了,执教鞭的热度与恒心会有保持多久?

其实,这两年来,华裔对师训的冷感症原本已有改善,资历、薪金及待遇福利都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加上之前的经济风暴使部份年轻人有了“回心转意”,返回校园领个当个安定的铁饭碗。
大概是最近接二连三的校园负面新闻,把原先有意投身担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给吓跑了吧!
近期的报导,不是家长打老师、就是教师受到恐吓、再来是教师办公室被纵火、学校接到炸弹。校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武力暴戾,试问谁还敢闯这行?

教师是项劳心劳力的工作,也是良心与责任的自我展现。身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伟大使命,不只传授学识,更同时为下一代雕塑正确的人文思想观念。
四周都在高呼支持华教的口号,促请华裔家长将子女送入华校就读。可是,一旦大家把子女送去了,却没有合格教师来教导母语教育,那么华教的悲哀依然没有改变,华教的未来更难见曙光了!
支持华教及师资短缺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但是情况始终没有改善。华裔本身应该自我检讨,为什么其他友族同胞对华教充满信心的当儿,华人本身却没有积极推动。
可能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後代在华校求学时,课堂上是由友族同胞来传授我们本身的母语教育,不同肤色的老师在黑板上教导炎黄子孙们如何写一撇一捺的汉字!

(上) 21世纪航空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祝你一路逆风!


撰文:黄幼君

在朝向新世纪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把国际机场从市区搬迁至郊区,已成为航空业迎接下世纪的发展趋势;尽管它是那么的路途遥远。##

(上)21世纪航空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祝你一路逆风!
--------------------------------------------------------

我们送亲友上机时,临别依依,叮咛绵绵,但绝不会开口说:「祝你一路逆风」。
出远门的人都爱听好话「一路顺风」,但是,“顺”风只适用於古时的海上航行。事实上,根据航空学的理论,逆风更有助於航机的飞行,因为它具有抬升机身的作用。

1998年7月6日启用的香港赤 角国际新机场,就采用了逆风天文气象台的设计,单是这座新型的现代化机场气象系统,就耗资总值3亿港元(相等於现时马币1.5亿令吉)。
过去的旧机场大都座落在闹市中心点,没有充足的地点设置气象仪,其他各方面的发展也有诸多限制,难以发挥,尤其是跑道的长度与宽度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友好关系的加强、跨国贸易额的急速增长,以及各国都在积极促销旅游业,进一步使搭客量与货运量直线上涨。
种种先进器材的需要及人口密集的撤离,造成机场必须另谋他处搬迁。
就以大马的梳邦机场来说,它在35年前被兴建时,每年搭客只有40万人次。到了1998年,搭客量高达1百60万人次,超越其负荷量的4千巴仙。
有鉴於此,在策划新机场时,绝对不能以未来的30年或40年的目标来预测,而是把目标放得更长更远,更前瞻至下个世纪的搭客人次及货运吞吐量的增幅。
毕竟,搬迁机场并不像搬家那么简单方便呀!

国际机场协会(IATA)的航空专家经已在数年前作出预测,到了公元2010年时,全球超越半数的飞行交通都会集中在新崛起的亚洲区域。
这也意味着,10年後,亚洲的天空或可能发生“交通拥挤”的现象。因此,亚洲的大小国家於近年纷纷投下巨资,大力改善及提升他们的机场水平,以期可以应付未来的航空需求。
在亚洲,大马的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於1998年6月27日从梳邦迁移至远郊的雪邦(6月30日启用),耗资105亿令吉。一周後,香港的国际机场也於7月6日从闹市中的启德搬到离岛赤 角的填海地,工程所需的费用是700亿港元,约相等於350亿令吉。

在竞争剧烈的航空年代,行李托运的顺畅、闸口的距离、转机的便利、飞行的准时与稳畅、机场环境的防震功能,机场的智能式隔热体,机场大楼的电脑化空调、紧急设备的完善等等,都是设置机场地位的最首要硬体条件。
除此之外,设计美观,让人犹如置身未来太空世界,也是各国际新机场的新形象新面貌。
通常,机场大厦的玻璃纤维围墙皆采用透明效能比一般建筑物高出数倍温度与光线的质地,保留大自然的环保概念,带给搭客无比的舒适感觉及投予巨大的信心之外,也实践节约能源的目标。
地勤服务水准的提升、机场宾馆、24小时机场操作、机舱空服员的态度、乘客的安全,更是机场管理层所不容忽视的。
启德机场所运用的80年代航空设备,在迁往赤 角之後,光荣地结束历史任务。目前沿用的雷达系统,将在下世纪首十年过渡,至人造卫星导航、通讯及传送数码资料。
这不只是本区域的航空枢纽,更象征着它所扮演的带领未来世纪的全球经济及金融活动中心点,集航通、通讯、美观等於一体。

在朝向新世纪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把国际机场从市区搬迁至郊区,已成为航空业迎接下世纪的发展趋势;尽管它是那么的路途遥远。##

Friday, August 4, 2000

还要摇到什么时候?

华人好不容易才重建信心与能力,抬起头来誓言要在21世纪称霸亚洲、放眼世界。如果这一回华人再不觉悟地向这小粒丸子投降,难道还要再一次跌入深炕、重演鸦片侵蚀华族灵魂的悲剧,丧尽民族尊严地被讥为‘病夫’吗?

在全国的20万名「摇头族群」中,其中的18万人竟是炎黄皮肤的华裔,占了总数的90巴仙,真是一个教我们华人羞耻得抬不起头来的统计数额。
这项惊人的披露,即刻震惊了举国的华社,华基政党及华团组织纷纷向大家疾呼力抗摇头。
有人形容,目前大马华裔同胞沉溺於摇头丸的习惯与杀伤力,如果没有即时加以制止,恐怕就会演变成19世纪时中国发生的鸦片恶瘾摧毁华族灵魂的再版悲剧。

华人好不容易才重建信心与能力,誓言要在21世纪称霸亚洲、放眼世界。可是,如果这一回华人再不觉悟地向这小粒丸子投降,难道还要再一次跌入深炕、丧尽民族尊严地被讥为‘东亚病夫’吗?
在过去数月以来,尽管警方已分别马不停蹄地在国内各大都市进行扫荡,检举那些涉及摇头丸活动的夜店业者,可是,严厉的取缔到目前为止还是无法完全奏效,制止不了这些「另类寻欢客」的摇头欲望。
‘酒国英雄’们在酒乡中注入了摇头丸的点缀,过着他们响往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服食摇头丸者一开始时只是一些贪玩的年轻人,可怕又可悲的是,其宣染力竟神速地打进正值生产能力的成年人市场。无孔不入的诱惑,不同年龄及阶级的人,包括事业有成的商贾及专业人士,也加入了摇头族群。
向摇头丸宣战,不只是因为它毁掉了我们的民族尊严,也同时是因为它对人体的危害,与毒品不相上下。
摇头丸虽可以带来一时的迷醉,却对人类生理造成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医学已证明,服食摇头丸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情、精神及脾性,倾向暴力及精神分裂;若服食10次以上,其药性将伤及心脏、头脑、肾脏,长久下去更会随时暴毙。
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可是仍有18万名华人将自身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视死如归。如果能够一死了之还好,最怕是要死又死不了的身心折磨。

目前已有不少及时醒悟的华人,陆续前往就医寻求治疗,更表达了他们当初‘姑且一试’的悔意。康复的过程虽需要不少的勇气与毅力,能够临崖勒马毕竟是欣喜的。
我们都知道,华裔人口的比率已在逐步下跌中,如果这区区的人口再不自爱,到各种不良文仑涂毒,华裔的素质与前晾更是不堪虞了。
贵为大马华人最大代表性的政党马华公会,本周来发动党内上下全面向摇头丸宣战,甚至面对恶势力的恐吓阻绕,也没有灭掉这一股热忱。
槟州政府已联合警方展开了一系列的对抗摇头丸的工作,再配合民间单位、青年组织的推动,希望可以挽回全国20万人的清醒及健康,更同时拯救华裔的民族灵魂!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