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教养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二、谈吐有节
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三、态度和蔼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四、语气中肯
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讨厌。
五、注意交谈技巧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确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六、不自傲
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七、信守诺言
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自己谈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八、关怀他人
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
九、大度
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来往。
十、富有同情心
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Wednesday, July 26, 2017
以"农民",还是"城市人"的思维,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农民三句话培养好孩子】
1、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
2、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
3、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
【城里人三句话害孩子】
1、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爸爸妈妈来办;
2、宝贝,记住不能吃亏;
3、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
重点是:我们现在的思维,是"农民",还是"城市人"?
更更重要的是:
我们是以"农民",还是"城市人"的思维,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到底是在爱我们的下一代,还是荼毒他们?!
1、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
2、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
3、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
【城里人三句话害孩子】
1、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爸爸妈妈来办;
2、宝贝,记住不能吃亏;
3、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
重点是:我们现在的思维,是"农民",还是"城市人"?
更更重要的是:
我们是以"农民",还是"城市人"的思维,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到底是在爱我们的下一代,还是荼毒他们?!
Monday, July 10, 2017
18個練琴壞習慣
学钢琴真不简单,18個練琴壞習慣,任意一條就足以毀掉孩子的音樂夢想!
posted in: 學習音樂/ Learning Music | 0
孩子練琴過程中,常常因為自己的不察覺或父母的不了解而形成一些壞習慣。這些習慣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練琴效率,甚至會因此而造成學習無法再進一步,從而造成半途而廢。
今天,這篇文章總結了琴童練琴中常見的壞習慣,各位家長可以以此來檢視一下孩子練琴的狀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高質、高效的繼續自己的學琴之路!
1、坐姿不端正
“站如松,坐如鐘”是一個人良好精神面貌的表現。彈琴時也要坐端正。弓著背彎著腰敲著二郎腿彈琴,既不雅觀,也影響手臂、手指的發力。正確的彈琴姿勢,是只坐琴凳的前三分之一處,不聳肩、不駝背,雙肘自然下垂;
2、沒有計劃
每次練琴都不知道自己練習的目的是什麼、要著重練習哪些弱項等等,只是想到什麼彈什麼,這樣磨時間的練琴方式尤其不利於孩子的進步;
3、只看手不看譜
這個是大部分初學者的通病。許多人一旦感覺能把譜子背出來,就不再看譜子彈,雖然看著手有助於找到琴鍵的位置,但卻很難發現自己哪兒彈錯了,尤其是初學者,剛開始學琴,對五線譜還不是很熟悉,一直看著手彈,極有可能彈錯,不益於學習五線譜;
4、手貼琴鍵演奏
這樣彈奏,會造成動作過小,手臂不能夠抬起來。這個壞習慣的養成主要是初學者恐怕自己演奏錯了琴鍵,認為貼著琴鍵活動手指就不會彈錯琴鍵了。其實初學者更應該把動作做得大一點,不要怕彈錯音。因為動作大一點更能體會鍵盤的距離,也更能夠提高大腦多動作的控制能力;
5、盲目追求“標準”手型
近年來國內通用的所謂的“標準手型”存在一些弊端,推薦大家可以看下卡爾.萊默爾著的《現代鋼琴演奏技巧》,這本書對彈琴的各種技巧動作做了很詳細的詮釋;
6、盲目追求速度
郎朗、李云迪等鋼琴家,都說慢練是王道。很多人拿到個新譜子就想馬上把它彈好,要知道“一口氣吃不成胖子”,所以既不要貪快,也不要同時練習很多曲子;
7、盲目追求曲子的進度
很多人拿到個新譜子就想馬上把它彈得像錄音裡一樣,從而忽略了曲譜上的許多表情記號,甚至還會有大量錯音,雖然聽起來也許還不錯,但實際上漏洞百出。 “揠苗助長”式的彈琴只會適得其反。與此相同,不要同時練習很多曲子也是這個道理;
8、熟曲不“回爐”
一個曲子彈熟以後許多人就再不肯放慢彈,認為沒這個必要,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大多數曲子彈熟以後,必須要經過無數次的“返工”才能基本成型,而每一次返工都以“慢”為基礎。如果彈熟以後就不在慢練,就很有可能把曲子彈成“溜手”。那麼這首曲子在當事人手中就算毀掉了,也就是白練了;
9、永遠從頭彈到尾
換而言之,就是不會分段練習。許多只會“從頭到尾”練得人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首曲子裡總有那麼些錯音改不掉、每次彈到那麼幾段總會有停頓。這樣的練習不僅不能提高練習的效率、浪費時間,還會使學生習慣於不動腦筋分析曲子,不去尋找最佳練琴的方法。所以練琴時一定要學會分段練習,這樣才利於改正錯音,也便於解決曲子中的技術難段;
10、盲目彈難曲
諸如《幻想即興曲》、《鐘》、《革命》等經典曲目,在選彈前請先估量下自己的水平;
11、不練基本功
把音階、琶音的練習當成負擔,把大量的時間用於自己喜歡的曲子上去,遇到困難就等、靠、發愁⋯⋯所以,基本功不能停;
12、熱愛炫技
這點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作為所謂“練琴得通病”,望大家能驅而避之。雖然音樂沒有技術做基礎,空講感情只不過是“紙上談兵”,但彈琴的是人,不是機器人,沒有情感的音樂相信是沒什麼人會接受的;
13、留著長指甲彈琴
帶著長長的指甲彈琴是比較危險的一件事,畢竟鋼琴琴鍵不是海綿般軟軟的,而且琴鍵之間還有縫隙。指甲被彈斷或掰斷的疼痛還是其次,如果影響到了平日的練習,只怕就得不償失了;
14、練琴時三心二意
不單是小孩子,許多成年人練琴也有這個問題,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達到最佳的練習效果。所以一會兒喝口水,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刷個朋友圈,一會兒吃點東西等等這樣的練習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不能在某一時間段內集中精力練習,是很難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練習效果的;
15、過渡依賴範奏
練習鋼琴曲的同時,範奏可以幫助練習者盡快熟悉旋律,但是過分依賴、並且盲目模仿範奏,都不是一個正確的學習過程;
16、片面迷信練習曲
練習曲只是鍛煉技術的一個手段,但並不是個完全的方法,尤其是彈《哈農》。雖然我贊成練習哈農,但不主張把它當作是練習基本技術的“聖經”,畢竟其中的內容過於機化,缺乏音樂的律動性。其實,把一些樂曲中的難段抽取出來練習,也不失為鍛煉技術的好方法;
17、亂踩延音踏板
不去研究踏板的使用,隨便使用踏板是很可怕的,也是一些技術不過關的人掩蓋技術缺陷的手段。專業學習音樂的人,使用踏板是非常講究的;
18、不關心自己演奏出來的聲音
不評價自己演奏的好壞,致使每一次練習成為製造一堆毫不相干的聲音的無意義活動。自己演奏出來的聲音如果連自己都吸引不了或者漠不關心的話,練琴也就失去它的作用和意義了。
這些壞的習慣有個人行為上的,有練習方法上的,也有學習態度上的,這些壞的習慣是孩子們進步的最大敵人,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防止養成這些壞的習慣,一旦發現有這樣的壞習慣,就要積極和老師研究改掉壞習慣的方法!
posted in: 學習音樂/ Learning Music | 0
孩子練琴過程中,常常因為自己的不察覺或父母的不了解而形成一些壞習慣。這些習慣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練琴效率,甚至會因此而造成學習無法再進一步,從而造成半途而廢。
今天,這篇文章總結了琴童練琴中常見的壞習慣,各位家長可以以此來檢視一下孩子練琴的狀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高質、高效的繼續自己的學琴之路!
1、坐姿不端正
“站如松,坐如鐘”是一個人良好精神面貌的表現。彈琴時也要坐端正。弓著背彎著腰敲著二郎腿彈琴,既不雅觀,也影響手臂、手指的發力。正確的彈琴姿勢,是只坐琴凳的前三分之一處,不聳肩、不駝背,雙肘自然下垂;
2、沒有計劃
每次練琴都不知道自己練習的目的是什麼、要著重練習哪些弱項等等,只是想到什麼彈什麼,這樣磨時間的練琴方式尤其不利於孩子的進步;
3、只看手不看譜
這個是大部分初學者的通病。許多人一旦感覺能把譜子背出來,就不再看譜子彈,雖然看著手有助於找到琴鍵的位置,但卻很難發現自己哪兒彈錯了,尤其是初學者,剛開始學琴,對五線譜還不是很熟悉,一直看著手彈,極有可能彈錯,不益於學習五線譜;
4、手貼琴鍵演奏
這樣彈奏,會造成動作過小,手臂不能夠抬起來。這個壞習慣的養成主要是初學者恐怕自己演奏錯了琴鍵,認為貼著琴鍵活動手指就不會彈錯琴鍵了。其實初學者更應該把動作做得大一點,不要怕彈錯音。因為動作大一點更能體會鍵盤的距離,也更能夠提高大腦多動作的控制能力;
5、盲目追求“標準”手型
近年來國內通用的所謂的“標準手型”存在一些弊端,推薦大家可以看下卡爾.萊默爾著的《現代鋼琴演奏技巧》,這本書對彈琴的各種技巧動作做了很詳細的詮釋;
6、盲目追求速度
郎朗、李云迪等鋼琴家,都說慢練是王道。很多人拿到個新譜子就想馬上把它彈好,要知道“一口氣吃不成胖子”,所以既不要貪快,也不要同時練習很多曲子;
7、盲目追求曲子的進度
很多人拿到個新譜子就想馬上把它彈得像錄音裡一樣,從而忽略了曲譜上的許多表情記號,甚至還會有大量錯音,雖然聽起來也許還不錯,但實際上漏洞百出。 “揠苗助長”式的彈琴只會適得其反。與此相同,不要同時練習很多曲子也是這個道理;
8、熟曲不“回爐”
一個曲子彈熟以後許多人就再不肯放慢彈,認為沒這個必要,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大多數曲子彈熟以後,必須要經過無數次的“返工”才能基本成型,而每一次返工都以“慢”為基礎。如果彈熟以後就不在慢練,就很有可能把曲子彈成“溜手”。那麼這首曲子在當事人手中就算毀掉了,也就是白練了;
9、永遠從頭彈到尾
換而言之,就是不會分段練習。許多只會“從頭到尾”練得人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首曲子裡總有那麼些錯音改不掉、每次彈到那麼幾段總會有停頓。這樣的練習不僅不能提高練習的效率、浪費時間,還會使學生習慣於不動腦筋分析曲子,不去尋找最佳練琴的方法。所以練琴時一定要學會分段練習,這樣才利於改正錯音,也便於解決曲子中的技術難段;
10、盲目彈難曲
諸如《幻想即興曲》、《鐘》、《革命》等經典曲目,在選彈前請先估量下自己的水平;
11、不練基本功
把音階、琶音的練習當成負擔,把大量的時間用於自己喜歡的曲子上去,遇到困難就等、靠、發愁⋯⋯所以,基本功不能停;
12、熱愛炫技
這點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作為所謂“練琴得通病”,望大家能驅而避之。雖然音樂沒有技術做基礎,空講感情只不過是“紙上談兵”,但彈琴的是人,不是機器人,沒有情感的音樂相信是沒什麼人會接受的;
13、留著長指甲彈琴
帶著長長的指甲彈琴是比較危險的一件事,畢竟鋼琴琴鍵不是海綿般軟軟的,而且琴鍵之間還有縫隙。指甲被彈斷或掰斷的疼痛還是其次,如果影響到了平日的練習,只怕就得不償失了;
14、練琴時三心二意
不單是小孩子,許多成年人練琴也有這個問題,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達到最佳的練習效果。所以一會兒喝口水,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刷個朋友圈,一會兒吃點東西等等這樣的練習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不能在某一時間段內集中精力練習,是很難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練習效果的;
15、過渡依賴範奏
練習鋼琴曲的同時,範奏可以幫助練習者盡快熟悉旋律,但是過分依賴、並且盲目模仿範奏,都不是一個正確的學習過程;
16、片面迷信練習曲
練習曲只是鍛煉技術的一個手段,但並不是個完全的方法,尤其是彈《哈農》。雖然我贊成練習哈農,但不主張把它當作是練習基本技術的“聖經”,畢竟其中的內容過於機化,缺乏音樂的律動性。其實,把一些樂曲中的難段抽取出來練習,也不失為鍛煉技術的好方法;
17、亂踩延音踏板
不去研究踏板的使用,隨便使用踏板是很可怕的,也是一些技術不過關的人掩蓋技術缺陷的手段。專業學習音樂的人,使用踏板是非常講究的;
18、不關心自己演奏出來的聲音
不評價自己演奏的好壞,致使每一次練習成為製造一堆毫不相干的聲音的無意義活動。自己演奏出來的聲音如果連自己都吸引不了或者漠不關心的話,練琴也就失去它的作用和意義了。
這些壞的習慣有個人行為上的,有練習方法上的,也有學習態度上的,這些壞的習慣是孩子們進步的最大敵人,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防止養成這些壞的習慣,一旦發現有這樣的壞習慣,就要積極和老師研究改掉壞習慣的方法!
Wednesday, July 5, 2017
配偶不一定是理想老伴
老伴不能只有1個!有10個最好
作者/王梅 日期/2011-11-15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
老年最好要有10個老伴,而且一定要提早開始「收編」。
別誤會是「老不休」,看完本文,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豔陽高照的午後,氣溫約在攝氏30度。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大門口左側,約莫有40名銀髮長輩,手裡拿著彩球,神情專注地跟著《檸檬樹》的音樂節拍,汗流浹背地重踏著步伐,動作整齊地上下揮舞著雙手。
老人家的模樣看起來大都在60、70歲,但其中不乏80歲以上的長輩,最高齡的邢莊奶奶已90歲,排名第二的丁爺爺88歲。在他們的左手邊,是一群拿著刀劍棍棒正在蹲馬步、練習國術的年輕人;至德堂門口右側另一端,則是一群穿著制服、彈奏小提琴的國小學童。這三組人馬,形成一幅對比畫面。
最高齡的啦啦隊
這群老人家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們不是一般上了年紀的族群做健康養生操,而是真槍實彈、正式上場表演的啦啦隊舞蹈,舉手、抬腳、踢腿的架勢,絕不輸給那些帥哥辣妹。
「你們那個打拳『嘿嘿』的聲音太小,在舞台下觀眾聽不到,即使跳不過那些青春美少女,大聲喊也要喊贏她們啊!」透過隨身配戴的無線麥克風,啦啦隊的指導老師林素蘭拉高聲調,三不五時對老人家耳提面命,「我們再從那個康康舞的隊形開始,你們剛剛圓圈圍得太大了……。」
這支啦啦隊成立於2008年,高雄長青學苑舉辦老人才藝競賽,有十幾支老人啦啦隊來PK,由林素蘭老師領軍的隊伍得到冠軍,引起導演楊立州的注意,決定以這個有趣的題材拍攝紀錄片,但啦啦隊已解散,林素蘭老師只好臨時再度徵調人馬,打造出一支加起來超過3000歲、號稱「史上最高齡」的青春啦啦隊。
老人家每週六下午聚集在此,固定練習3小時,他們原先大多不認識,因為籌組啦啦隊而結緣,成為一起練舞的同伴。啦啦隊的精神領袖林素蘭老師,在長青學苑教了20多年的土風舞,「可別小看這些老人家,只要一聲令下,活力完全不輸給年輕人,表現十分到位。」
邢莊奶奶的丈夫在台北臥病多年,由兒子陪伴照顧,她一個人獨居高雄,除了參加啦啦隊,還經常轉三趟車船到旗津老人中心學唱卡拉OK。邢莊奶奶像個小女孩活蹦亂跳,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每天動來動去,因為體力那麼多,一定要用掉。」
第二高齡的丁爺爺,妻子已過世16年,目前和兒子同住,他起先加入高雄長青學苑的土風舞班,曾在舞蹈「小放牛」男扮女裝反串村姑,蘭花指功力一流,素蘭老師見他手腳伶俐,動作細膩,力邀他加入啦啦隊。丁爺爺自從跳舞以後,臉上總是帶著笑容,每次練習完回家都是興高采烈,「80幾歲還能粉墨登場,如果不是有這個機會,認識這麼多『老』朋友,我就不會這麼快樂了,為我晚年的生命畫上一道彩虹!」他開心說道。
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或者像丁爺爺一樣老年喪偶,沒有老伴,該怎麼辦?
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
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
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就像這群啦啦隊員,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一般人常指望夫妻的功能之一,就是老了一起作伴。但根據社會心理分析,這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的老伴,恐怕會失望,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愈老愈不肯妥協,貌合神離,相敬如冰,退休後分床、分房、分居、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寄望婚姻(配偶)能解除寂寞,基本上是神話,」
資深兩性專欄作家薇薇夫人毫不隱諱指出,現實中看到很多夫妻「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她的一些朋友有時不能把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朋友暢所欲言。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廖紀華也主張,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把生命窄化,而且對彼此的壓力都太沈重,萬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則是難以承受之痛。「夫妻關係太黏膩、太依賴,對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她善意提醒。
廖紀華舉自己的公婆為例,兩位長輩感情甚篤,在同一個學校教書,數十年來都是同進同出,從無例外。前一陣子,76歲的公公竟然鼓勵婆婆跟著兒子去自助旅行,這是兩個人第一次長期分開,雙方都很不捨,但公公對家人說,「她也應該學習不要再這麼黏我了!」
經常受邀參與社區老人議題講座的廖紀華觀察,在絕大多數社福團體、醫療機構服務的志工,80%都是女性,年長男性反而不願意走出來,「家庭角色互換,女性退休後跑出來,男性則大多窩在家裡,只會打電話問老婆『什麼時候回家煮飯』,」她形容。
16個朋友,提高幸福指數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不滿意退休生活的,則只有不到10個朋友。
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援,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即使保持單身,但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家人、鄰居,參加有意義的組織,照樣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
老人學專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邱天助指出,幸福的退休生活至少包括6個面向,健康、感情、學習、工作、信仰(精神),以及社交活動。
社會支持網絡代表與他人的連結度,找對老伴不但可以提升生命品質,還能改善健康與壽命。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傅利曼(Howard S. Friedman)在《他們為什麼活到99》書中指出,擁有滿意的社會關係與豐富的社交生活比較快樂。
他並且提出一個自我檢測量表,列舉10個評估項目,譬如是否常和朋友一起做什麼事、每個月見幾次面、熱心助人等等(自我測驗表)。
老年最害怕自己一無所有,會恐慌、沒有安全感,愈早計劃,就能愈早了解還有哪些不足、哪些已經很豐富。
傅利曼確切表示,人生下半場能具體看到健康與長壽成效的,都是因為提早計劃,用心經營社會網絡的結果。
因為沒有同伴,生活不知如何打發,足不出戶、唉聲嘆氣的長輩比比皆是,「『老年自閉症』或『老年憂鬱症』比『老年癡呆症』更教人憂心,」
薇薇夫人細心提醒,找伴是退休族一個重要的人生功課,絕不容輕忽。
老伴不會自動掉下來
「沒有朋友的人最貧窮,」加拿大籍退休達人、暢銷作家柴林斯基(Ernie J. Zelinski)在《幸福退休新年代》直指,許多人為了追求事業,忽略友誼,而且以男性居多。
對於離開職場的退休族,柴林斯基建議,必須以其他社交方式製造團體歸屬感。加拿大賽門費瑟老人學研究中心調查發現,最快樂的銀髮族大多是教會、俱樂部或鄰里同儕團體的活躍成員。
「友誼帶來的快樂,可說是全世界最不需要花錢的東西,」柴林斯基一語概括,但他也強調「友誼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仍需要付出一項成本:投入的時間和努力,才能開枝散葉。
老伴絕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而是用心經營的結果,更不能一廂情願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定要提早開始「收編」,中年就要考慮累積下一階段的人際資源。
廖紀華常聽到很多人開口閉口說「隨緣」,在她看來則是「偷懶」的藉口,朋友之間一定要花時間維繫,否則關係就會疏遠,「不要以前忙著工作,忘了交好朋友,等到老了再交,別人也會挑(剔)你。」
正如同年輕的時候會為「往上爬」做準備,過了中年以後,不管40歲、50歲,就要開始為「往下走」做計劃,一定要知道如何下山,才能順利地從山頂回到出發的原點。
廖紀華建議,不妨列出一張「老伴清單」,把生命重新做整理,就可以很清楚掌握自己的位置:
1‧健康要顧好。膝蓋沒力就得連滾帶爬地下山。
2‧財富規劃要做好。但也不必焦慮過度,而是把物質慾望降低,夠用就好。廖紀華認識一些長輩,一個月9000元就過得很不錯,純粹只是生活必須開支,反正東西都買得差不多了,房貸也大多付清了,不必買新衣服,而且坐公車免費,到老人大學就讀學費非常便宜,一年繳幾百塊錢,活動內容又充實。
3‧一定要有醫療保險。突然生病住院,才不必擔心醫療費用沒著落。
4‧評估個人社會資源。有哪些可運用?這些資源累積起來是衝突線多,還是和平線、冷漠線居多?譬如泡湯、唱歌、旅行,是否都有伴可同行?再根據這份評估下手收集老伴,手足、親戚、同學、同事、鄰居、宗教信仰、公益組織、才藝社團、寵物等,都是適當的管道。
有了老伴,生活變彩色
有了朋友,生活才圓滿。高雄這批銀髮長輩自從加入啦啦隊之後,生活明顯地都起了很大的變化,身邊多了一大群談天說地的朋友,每天開開心心,身體上的病痛似乎也不藥而癒,「只要那個音樂一放喔,整個人就活起來了,就好像《聖經》上的故事,原先腳抬不起來的,舉不高的,統統都可以抬起來了,有種很奇妙的魔力!」美香奶奶語氣生動地描述。
紀錄片拍完了,啦啦隊照理也該解散了,沒想到《青春啦啦隊》一片成名,隊員也成了大明星,媒體接二連三來訪問,表演邀約愈來愈多,甚至成為高雄長青學苑的「活招牌」,很多長輩紛紛來打探,「你們是不是有啦啦隊訓練班?」
「我們不過是一群普通的歐巴桑、歐吉桑,過去從沒接觸過這麼大的場面,更是連作夢都沒想過會被拍成電影,」常在鏡頭前搞怪的美香奶奶說,啦啦隊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但他們還是不免失去同伴。美子奶奶在2009年夏天因癌症過世,楊立州導演用鏡頭記錄了美子奶奶最後一次獨舞的身影,穿著一襲和服,手裡拿著摺扇,在舞台上踩著小碎步、優雅地跳著日本舞。臨終前,美子奶奶交代家人幾乎捐出所有的衣物,只留下跳舞用的日本和服和啦啦隊制服。
雖然美子奶奶在啦啦隊的位置已有人遞補,但素蘭老師感覺,美子一直沒有離開。對其他隊友而言,即使有一個老伴先「走」了,但大家還會繼續跳下去,他們也常常聊到美子,回想一起練舞的快樂時光,那個畫面始終「停格」在他們心裡。
作者/王梅 日期/2011-11-15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
老年最好要有10個老伴,而且一定要提早開始「收編」。
別誤會是「老不休」,看完本文,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豔陽高照的午後,氣溫約在攝氏30度。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大門口左側,約莫有40名銀髮長輩,手裡拿著彩球,神情專注地跟著《檸檬樹》的音樂節拍,汗流浹背地重踏著步伐,動作整齊地上下揮舞著雙手。
老人家的模樣看起來大都在60、70歲,但其中不乏80歲以上的長輩,最高齡的邢莊奶奶已90歲,排名第二的丁爺爺88歲。在他們的左手邊,是一群拿著刀劍棍棒正在蹲馬步、練習國術的年輕人;至德堂門口右側另一端,則是一群穿著制服、彈奏小提琴的國小學童。這三組人馬,形成一幅對比畫面。
最高齡的啦啦隊
這群老人家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們不是一般上了年紀的族群做健康養生操,而是真槍實彈、正式上場表演的啦啦隊舞蹈,舉手、抬腳、踢腿的架勢,絕不輸給那些帥哥辣妹。
「你們那個打拳『嘿嘿』的聲音太小,在舞台下觀眾聽不到,即使跳不過那些青春美少女,大聲喊也要喊贏她們啊!」透過隨身配戴的無線麥克風,啦啦隊的指導老師林素蘭拉高聲調,三不五時對老人家耳提面命,「我們再從那個康康舞的隊形開始,你們剛剛圓圈圍得太大了……。」
這支啦啦隊成立於2008年,高雄長青學苑舉辦老人才藝競賽,有十幾支老人啦啦隊來PK,由林素蘭老師領軍的隊伍得到冠軍,引起導演楊立州的注意,決定以這個有趣的題材拍攝紀錄片,但啦啦隊已解散,林素蘭老師只好臨時再度徵調人馬,打造出一支加起來超過3000歲、號稱「史上最高齡」的青春啦啦隊。
老人家每週六下午聚集在此,固定練習3小時,他們原先大多不認識,因為籌組啦啦隊而結緣,成為一起練舞的同伴。啦啦隊的精神領袖林素蘭老師,在長青學苑教了20多年的土風舞,「可別小看這些老人家,只要一聲令下,活力完全不輸給年輕人,表現十分到位。」
邢莊奶奶的丈夫在台北臥病多年,由兒子陪伴照顧,她一個人獨居高雄,除了參加啦啦隊,還經常轉三趟車船到旗津老人中心學唱卡拉OK。邢莊奶奶像個小女孩活蹦亂跳,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每天動來動去,因為體力那麼多,一定要用掉。」
第二高齡的丁爺爺,妻子已過世16年,目前和兒子同住,他起先加入高雄長青學苑的土風舞班,曾在舞蹈「小放牛」男扮女裝反串村姑,蘭花指功力一流,素蘭老師見他手腳伶俐,動作細膩,力邀他加入啦啦隊。丁爺爺自從跳舞以後,臉上總是帶著笑容,每次練習完回家都是興高采烈,「80幾歲還能粉墨登場,如果不是有這個機會,認識這麼多『老』朋友,我就不會這麼快樂了,為我晚年的生命畫上一道彩虹!」他開心說道。
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或者像丁爺爺一樣老年喪偶,沒有老伴,該怎麼辦?
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
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
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就像這群啦啦隊員,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一般人常指望夫妻的功能之一,就是老了一起作伴。但根據社會心理分析,這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的老伴,恐怕會失望,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愈老愈不肯妥協,貌合神離,相敬如冰,退休後分床、分房、分居、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寄望婚姻(配偶)能解除寂寞,基本上是神話,」
資深兩性專欄作家薇薇夫人毫不隱諱指出,現實中看到很多夫妻「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她的一些朋友有時不能把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朋友暢所欲言。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廖紀華也主張,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把生命窄化,而且對彼此的壓力都太沈重,萬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則是難以承受之痛。「夫妻關係太黏膩、太依賴,對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她善意提醒。
廖紀華舉自己的公婆為例,兩位長輩感情甚篤,在同一個學校教書,數十年來都是同進同出,從無例外。前一陣子,76歲的公公竟然鼓勵婆婆跟著兒子去自助旅行,這是兩個人第一次長期分開,雙方都很不捨,但公公對家人說,「她也應該學習不要再這麼黏我了!」
經常受邀參與社區老人議題講座的廖紀華觀察,在絕大多數社福團體、醫療機構服務的志工,80%都是女性,年長男性反而不願意走出來,「家庭角色互換,女性退休後跑出來,男性則大多窩在家裡,只會打電話問老婆『什麼時候回家煮飯』,」她形容。
16個朋友,提高幸福指數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不滿意退休生活的,則只有不到10個朋友。
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援,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即使保持單身,但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家人、鄰居,參加有意義的組織,照樣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
老人學專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邱天助指出,幸福的退休生活至少包括6個面向,健康、感情、學習、工作、信仰(精神),以及社交活動。
社會支持網絡代表與他人的連結度,找對老伴不但可以提升生命品質,還能改善健康與壽命。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傅利曼(Howard S. Friedman)在《他們為什麼活到99》書中指出,擁有滿意的社會關係與豐富的社交生活比較快樂。
他並且提出一個自我檢測量表,列舉10個評估項目,譬如是否常和朋友一起做什麼事、每個月見幾次面、熱心助人等等(自我測驗表)。
老年最害怕自己一無所有,會恐慌、沒有安全感,愈早計劃,就能愈早了解還有哪些不足、哪些已經很豐富。
傅利曼確切表示,人生下半場能具體看到健康與長壽成效的,都是因為提早計劃,用心經營社會網絡的結果。
因為沒有同伴,生活不知如何打發,足不出戶、唉聲嘆氣的長輩比比皆是,「『老年自閉症』或『老年憂鬱症』比『老年癡呆症』更教人憂心,」
薇薇夫人細心提醒,找伴是退休族一個重要的人生功課,絕不容輕忽。
老伴不會自動掉下來
「沒有朋友的人最貧窮,」加拿大籍退休達人、暢銷作家柴林斯基(Ernie J. Zelinski)在《幸福退休新年代》直指,許多人為了追求事業,忽略友誼,而且以男性居多。
對於離開職場的退休族,柴林斯基建議,必須以其他社交方式製造團體歸屬感。加拿大賽門費瑟老人學研究中心調查發現,最快樂的銀髮族大多是教會、俱樂部或鄰里同儕團體的活躍成員。
「友誼帶來的快樂,可說是全世界最不需要花錢的東西,」柴林斯基一語概括,但他也強調「友誼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仍需要付出一項成本:投入的時間和努力,才能開枝散葉。
老伴絕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而是用心經營的結果,更不能一廂情願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定要提早開始「收編」,中年就要考慮累積下一階段的人際資源。
廖紀華常聽到很多人開口閉口說「隨緣」,在她看來則是「偷懶」的藉口,朋友之間一定要花時間維繫,否則關係就會疏遠,「不要以前忙著工作,忘了交好朋友,等到老了再交,別人也會挑(剔)你。」
正如同年輕的時候會為「往上爬」做準備,過了中年以後,不管40歲、50歲,就要開始為「往下走」做計劃,一定要知道如何下山,才能順利地從山頂回到出發的原點。
廖紀華建議,不妨列出一張「老伴清單」,把生命重新做整理,就可以很清楚掌握自己的位置:
1‧健康要顧好。膝蓋沒力就得連滾帶爬地下山。
2‧財富規劃要做好。但也不必焦慮過度,而是把物質慾望降低,夠用就好。廖紀華認識一些長輩,一個月9000元就過得很不錯,純粹只是生活必須開支,反正東西都買得差不多了,房貸也大多付清了,不必買新衣服,而且坐公車免費,到老人大學就讀學費非常便宜,一年繳幾百塊錢,活動內容又充實。
3‧一定要有醫療保險。突然生病住院,才不必擔心醫療費用沒著落。
4‧評估個人社會資源。有哪些可運用?這些資源累積起來是衝突線多,還是和平線、冷漠線居多?譬如泡湯、唱歌、旅行,是否都有伴可同行?再根據這份評估下手收集老伴,手足、親戚、同學、同事、鄰居、宗教信仰、公益組織、才藝社團、寵物等,都是適當的管道。
有了老伴,生活變彩色
有了朋友,生活才圓滿。高雄這批銀髮長輩自從加入啦啦隊之後,生活明顯地都起了很大的變化,身邊多了一大群談天說地的朋友,每天開開心心,身體上的病痛似乎也不藥而癒,「只要那個音樂一放喔,整個人就活起來了,就好像《聖經》上的故事,原先腳抬不起來的,舉不高的,統統都可以抬起來了,有種很奇妙的魔力!」美香奶奶語氣生動地描述。
紀錄片拍完了,啦啦隊照理也該解散了,沒想到《青春啦啦隊》一片成名,隊員也成了大明星,媒體接二連三來訪問,表演邀約愈來愈多,甚至成為高雄長青學苑的「活招牌」,很多長輩紛紛來打探,「你們是不是有啦啦隊訓練班?」
「我們不過是一群普通的歐巴桑、歐吉桑,過去從沒接觸過這麼大的場面,更是連作夢都沒想過會被拍成電影,」常在鏡頭前搞怪的美香奶奶說,啦啦隊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但他們還是不免失去同伴。美子奶奶在2009年夏天因癌症過世,楊立州導演用鏡頭記錄了美子奶奶最後一次獨舞的身影,穿著一襲和服,手裡拿著摺扇,在舞台上踩著小碎步、優雅地跳著日本舞。臨終前,美子奶奶交代家人幾乎捐出所有的衣物,只留下跳舞用的日本和服和啦啦隊制服。
雖然美子奶奶在啦啦隊的位置已有人遞補,但素蘭老師感覺,美子一直沒有離開。對其他隊友而言,即使有一個老伴先「走」了,但大家還會繼續跳下去,他們也常常聊到美子,回想一起練舞的快樂時光,那個畫面始終「停格」在他們心裡。
Subscribe to:
Posts (Atom)